【信息時間:2025-07-23閱讀次數(shù): 】
近日,“指尖傳承·塑說浦江”非遺面塑小龍DIY活動在浦江之首景區(qū)圓滿舉行。16組親子家庭踏著夏日的蟬鳴相聚黃浦江零公里處,在國家級非遺面塑傳承人王昌領(lǐng)老師的帶領(lǐng)下,開啟了一場奇妙旅程。
在王老師耐心的示范下,孩子們認真地學著揉、捏、搓、粘——有的專注地給小龍捏出彎彎的犄角,有的小心翼翼地為龍身勾勒鱗片,還有的別出心裁地給小龍加上了云朵狀的尾巴,原本普通的面團成為一件件帶著孩子獨有的想象力和童真的獨特作品。
對孩子們而言,這場非遺體驗遠不止“做手工”那么簡單。當王老師講述著這項技藝從漢代流傳至今的故事時,孩子們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原來“老手藝”里藏著這么多動人的傳說。在親手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他們不僅鍛煉了手部精細動作和空間想象力,更在潛移默化中觸摸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溫度。
活動尾聲,親子家庭一同漫步浦江之首,看三江匯流的壯闊景致,了解浦江之首的水文化。手中的小龍面塑與眼前的自然人文景觀相映成趣,讓“手作”的成就感與“文旅”的開闊感交織在一起,非遺體驗打破了傳統(tǒng)文化“高高在上”的距離感,讓孩子們在自由創(chuàng)作中理解藝術(shù)真諦——傳統(tǒng)不是刻板的復刻,而是可以融入自己想法的生動表達,教會孩子們在耐心等待面團成型的過程中體會“慢工出細活”的道理,在欣賞同伴作品時學會尊重不同的創(chuàng)意。
未來浦江之首將持續(xù)開展此類活動——讓傳統(tǒng)文化以更鮮活、更親近的方式走進童年,讓“傳承”二字不再抽象,而是變成指尖的溫度、心中的熱愛,最終成為孩子們成長的文化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