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間:2025-04-27閱讀次數(shù): 】
【我要打印】
【關閉】
加強流動黨員管理,是黨在新時代面臨的重要課題,是確保黨始終保持強大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近年來,中山街道黨工委從排摸納管、教育管理、作用發(fā)揮等三方面入手,通過延伸“管理鏈”、強化“教育鏈”、激活“引擎鏈”的“三鏈”工作法,進一步強化流動黨員教育管理,讓流動黨員“流入”更“融入”。
延伸“管理鏈”,織密流動黨員“信息網(wǎng)”
為做好流動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按照“摸清底數(shù)、全面覆蓋、動態(tài)更新”的原則,中山街道黨工委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精準掌握流動黨員動態(tài),確保管理全覆蓋、信息全掌握。線上精準納管,動態(tài)更新信息。線上,依托智慧黨建平臺,安排專人負責流動黨員對接工作,第一時間聯(lián)系核實信息,確保線上精準納管。同時,在網(wǎng)格主陣地安排專職黨務工作者實時掌握網(wǎng)格內(nèi)流動黨員動態(tài),完善流動黨員信息庫。線下拉網(wǎng)摸排,織密管理網(wǎng)絡。線下通過“微信找、入戶查、電話訪”等方式,開展拉網(wǎng)式摸排,對擬流入黨員進行初步摸底。同時,在各級黨群陣地設置“黨員報到”專區(qū),公示報到流程和聯(lián)系電話,方便流動黨員了解報到流程。細化管理機制,實現(xiàn)精準服務。為進一步完善流動黨員管理機制,第一時間下發(fā)《中山街道流動黨員管理工作提示》,實現(xiàn)“專人專管”“一人一檔”動態(tài)管理。對符合條件的流動黨員及時納管,精準掌握黨員基本情況、從事職業(yè)、流出地址、聯(lián)系方式等基礎信息,確保管理精細化、服務精準化。
強化“教育鏈”,筑牢流動黨員“陣地網(wǎng)”
堅持“黨組織關系一方隸屬、參加多重組織生活”原則,通過多元化平臺和靈活形式,加強對流動黨員的經(jīng)常性教育和管理,確保流動黨員思想“不滑坡”、學習“不掉隊”、行動“不松勁”。強化陣地供給,豐富學習教育內(nèi)容。整合黨員教育課程、師資、陣地“三張清單”,推出黨性教育月課堂、黨員輪訓周課堂、主題黨日套餐及電影黨課等特色項目,為流動黨員提供多樣化學習平臺,確保教育全覆蓋、思想常更新。拓展教育形式,破解學習開展難問題。針對流動黨員時間不固定的特點,線上通過微信群、學習強國等平臺實時推送主題教育、理論知識等資料包;線下采取送學上門、幫扶結對等方式,以碎片化學習推動理論學習常態(tài)化,圍繞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將主題微黨課送進樓宇、園區(qū)、企業(yè),確保流動黨員學習“不掉隊”。因類施教,增強教育實效性。根據(jù)流動黨員不同特點,充分利用“同上一堂黨課”“黨員輪訓”“讀書班”等載體,因人制宜、因類施教制定學習方案,精準滿足流動黨員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如邀請3位流動黨員加入“讀書班”,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分享、交流學習成果,讓流動黨員學有所得、學有所悟,進一步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確保流動黨員在思想上與黨組織保持高度一致。
激活“引擎鏈”,提升流動黨員“凝聚力”
為進一步提升流動黨員凝聚力,積極搭建流動黨員服務平臺,提供場地保障、學習便利、便民服務等全方位支持,切實增強流動黨員的黨性修養(yǎng)、組織觀念和歸屬感。問需求、強服務,解決實際需求。網(wǎng)格工作力量通過電話溝通、上門走訪等方式,及時了解流動黨員的工作、生活、學習、思想及家庭狀況。在重要節(jié)點開展愛心慰問,為高齡流動黨員送上慰問品,為在職流動黨員提供勞動保障、住房就醫(yī)、法律咨詢等幫扶,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傳遞組織溫暖。亮身份、踐承諾,激發(fā)黨員活力。鼓勵流動黨員主動亮身份,根據(jù)就業(yè)類型、年齡區(qū)間、專業(yè)特長等分類施策,邀請流動黨員加入黨員志愿服務隊,引導其公開承諾踐諾、主動擔當作為。如淡家浜居民區(qū)黨支部將流動黨員納入社區(qū)網(wǎng)格管理骨干隊伍,鼓勵流動黨員通過擔任黨員“第二樓組長”、參與清潔家園志愿服務活動等,以實際行動履行承諾踐諾、擦亮黨員底色。送關懷、重幫扶,感受組織溫暖。通過“微心愿”“春節(jié)暖心幫扶”“重大節(jié)日主題活動”等常態(tài)化關懷和精準幫扶活動,及時了解流動黨員所思、所想、所盼,幫助解決實際問題,讓流動黨員感受到組織的關懷與支持,進一步增強他們的歸屬感和責任感。